腰(腿)痛 是指下背部和臀部的疼痛, 有时可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它是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的主诉。 腰(腿)痛发作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病情或轻或重。轻者, 患者略感腰部疼痛不适,稍事休息后既可缓解或消失; 重则疼痛难忍,需及时处理治疗。
腰(腿)痛是一些疾病的症状或综合征。腰部肌肉、韧带、脊柱、神经系统的许多疾病以及腹腔内脏器官的疾病,如腰部急性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刺、椎管狭窄、腰部骨折、椎管肿瘤、骶髂关节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 妇科盆腔炎症,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结石,胆结石等,均可表现出腰(腿)痛症状。约有90%以上的人一生中有过腰(腿)痛的经历,多由于过度劳累、不正确的姿势(站立、坐位以及睡眠姿势)、精神紧张以及不合适的卧具(如床、枕头等)或衣着不当(如常穿紧绷的牛仔裤)等引起。虽然腰(腿)痛现象非常多见, 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对引起腰(腿)痛病因的寻查和处理。事实上,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腰腿痛较为常见,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这种病需及时医治,否则会进一步引起神经的损害,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失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腰部是承载人体头、颈、躯干及上肢全部重量,并连接于下肢的枢纽。腰部肌肉及韧带附着于腰部支架 – 由腰骶部多个椎骨串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脊柱上。腰椎间盘位于相邻上下两个腰椎椎体之间,它由纤维环及其包绕着的髓核组成,借前、后纵韧带紧密连接, 构成具有一定弹性的缓冲结构,可缓和外力对脊柱的震动并增加运动的幅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椎间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使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减低。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反复多次不明显的损伤,导致纤维环变得又薄又软甚至破裂,髓核由薄弱处膨出或由破裂处突出,多向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当突出物牵引刺激纤维环表层、后纵韧带及硬膜囊层时,可仅有腰痛表现;如突出物向后压迫椎管内的神经根时,可引起臀部乃至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部- 整个坐骨神经所经过的部位都感到疼痛或麻木(坐骨神经痛)。腰椎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骶1的间隙。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有以下临床表现:
1. 腰痛: 90%以上的患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背部(腰)及腰骶部,以持续性的钝痛最为多见。卧位时疼痛可减轻, 站立、坐位、咳嗽或喷嚏时可以加重。
2. 下肢放射性疼痛: 疼痛可以沿着下背部(腰)、 臀部、大小腿后外侧,放射至足跟,以刺痛为主。
3. 下肢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减弱: 常表现为下肢麻木痠痛,皮肤温度降低等, 严重时可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4. 马尾神经症状: 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 排尿无力, 二便失禁等. 
该病约有三分之一患者有明确外伤史。部分患者没有外伤史,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体力劳动,仅仅是在受凉后发病。这可能是由于受凉后会使腰部肌肉和韧带紧张性增加,使椎间盘内压力增高,促使已经退变的纤维环发生破裂;也有部分患者无任何诱因而出现该症。
体格检查:
1. 直腿抬高试验:当患者仰卧时,嘱其一侧下肢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医者缓缓抬高该下肢。正常下肢抬高可达90°左右。如下肢抬高时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为根性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2.压痛点:若有腰椎间盘突出时,其相应椎旁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下肢放射,亦称放射性压痛。
3.脊柱运动受限:脊柱屈曲时,椎间盘前部受到挤压,髓核后移,使突出物的张力加大,同时髓核上移,牵拉神经根而引起疼痛;当腰部后伸时,突出物亦增大,且黄韧带皱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后挤压神经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动。
影象检查:
1. X线片: 由于椎间盘在X线摄片上不显影,故不能提供椎间盘的直接影像。X线摄片只能间接诊断椎间盘病变。
2. CT 扫描:为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提供了直接、详细的影像,其准确率较高,可以观察突出物的大小、方向,区别膨出、突出、脱出等,还能观察椎管的形态并侧量椎管的矢状径大小。
3. MRI (核磁共振): 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可全面地观察各腰椎间盘是否病变,也可在矢状面上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并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目前使用最为普及,但费用较高。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方法治疗即可达到临床症状缓解的目的。 如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 非手术治疗 常见的有手法正骨、按摩、牵引、理疗、针灸、中药治疗及封闭等。 
1. 卧床休息是最简单、有效的疗法。卧位时,腰椎间盘负重减轻,同时髋和膝关节可略屈曲以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也同时减少对神经根的压力。大部分初次发作的病人,可以在2-3周内症状得到缓解。
2. 手法正骨:根据人体解剖学和病理变化原理,用手法调整椎体关节位置,矫正棘突偏歪和小关节半脱位,使腰椎恢复正常解剖序列,开放腰椎间孔,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此法效果较佳。 
3. 按摩治疗:可解除肌肉痉挛,有利于椎间盘、韧带和关节囊水肿的消退;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状态,促使受损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促进神经根周围炎症的消退;按摩治疗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有利突出物回缩,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4. 牵引:三维多功能牵引是基于生物力学和中医正骨理论,在成角状态下完成牵引动作,与传统牵引比较,角度的形成可集中牵引力量,减轻腹肌抵抗力,增加后纵韧带的张力,有利于腰椎管容积的增大,促进髓核位移和部分缩小(但破碎的髓核是不可能通过既小又不规则的裂口回纳的),通过三维力的作用,有利于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该法治疗效果较佳,但牵引的力度因人而异,难以撑握;牵引只适合于单纯的腰椎间盘膨出患者,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伴随椎管狭窄的病人,也禁用于腰突症急性期的病人。 
5. 物理治疗(理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敷等方法,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因腰突症的病人多伴有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肉紧张,受突出物压迫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紧张和痉挛而出现明显的腰腿痛,上述方法可结合使用,用来缓解或消除腰腿痛症状。 
6. 针灸:针刺可通过促进体内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 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 缓解肌痉挛,减轻和消除神经根炎性水肿。
7.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及局部外用药均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腰腿痛症状,减轻和消除神经根炎症。该法需辨证施治。
8.药物局封闭治疗:药物局部封闭治疗是将局麻药以及其它药物以注射方式送入病变局部,进行椎管内封闭、神经根封闭、骶管内封闭等。现在最常见的是骶管滴注方法,将生理盐水和局麻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等按照不同比例通过骶管滴注入硬膜外,浸润腰、骶神经根,并渗透到椎间孔,沿骶丛神经扩散,达到阻断疼痛刺激传导、消除神经根水肿和炎症作用。对于疼痛剧烈的急性期病人,止痛效果相当好,但应注意某些穿刺禁忌症及术后并发症(如穿刺损伤血管及麻药中毒等)。停药后易反复发作。
(二)手术治疗(略)
本诊所采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选穴精炼,针法娴熟,无痛(或偶痛); 配合因人而异的正骨手法,同时给予推拿及外用中草药治疗(一般不需要口服中药),具有安全、无损伤、少痛苦、疗效高、疗程短、费用低等特点。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和就诊。

Contact Us Today!

1. Queens Office: 
9724 Metropolitan Ave. 2FL
New York, 11375

Phone: 347-233-3880/ 917-609-3264 (cell)

 

2. Long Island Office: 

6268 Jericho Tpke, Unit 1

Commack, NY 11725

Phone: 347-572-2220

 

E-mail: wujsh0415@gmail.com

 

Print | Sitemap
97-24 Metropolitan Ave. 2nd FL(69th RD), Forest Hills, NY 11375 || (347) 233-3880 ||